离退休党总支组织离退休党员赴临沂革命教育基地参观
2017年6月14日,离退休党总支组织离退休党员赴临沂沂南参观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进行红色教育主题日活动。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位置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占地面积100余亩。是由山东省委组织部、临沂市委、沂南县委共同打造的、面向全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该馆以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为核心内容的红嫂精神。纪念馆以独特的古山村风貌为依托,再现沂蒙革命史,自2011年运行以来,被中央和国家部委、省、市、县等70多个部门和单位确立为公务员公仆意识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廉政建设教育基地。在沂蒙红嫂纪念馆内,大家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先后参观了“红嫂第一人”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沂蒙母亲”王换于舍生忘死抚养革命后代,“沂蒙大姐”李桂芳冷水架起火线桥、跟着共产党走等纪念馆。看着一幅幅真实的图片,听着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大家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山东人民浴血奋战的年代。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还有很多,可以说是"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在抗战最为艰苦的时期,在共产党八路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了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的胜利,她们毫不犹豫地拆下自家的门板做担架,扒下房屋上的干草喂军马,找出珍爱的陪嫁布做军鞋,拿出仅有的粮食献给子弟兵,将最后一个亲人送到了前线,用自己的乳汁喂伤员,甚至,她们可以为保护党的孩子而献出自己的骨肉,可以为保存一封烈士的遗书而毁家无悔,可以为一句诺言而坚守终生……她们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扛起了家庭和革命的重担,用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把慷慨无私的崇高情怀展现到了极致!更让大家亲身感受体验到了“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而这种大爱情怀正是沂蒙红嫂精神的本质所在,更是广大沂蒙人民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
走出展馆,老党员们群情激动,不约而同地高声唱起了《跟着共产党走》红色歌曲。大家在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的“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石碑前合影留念。并纷纷表示:一定要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纪律与规矩,做到退休不褪色,永做合格党员。尤其是在当前全校上下积极备战,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关键时刻,更应该积极为学校献计献策,发挥好老同志的余热,全力以赴支持院党委、行政的中心工作,与一线教职员工一道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合格评估、为学校的发展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离退休党总支 徐 静)